戴定一:“互联网+”带来物流业转型升级契机
日期:2015-11-17  投稿:互联网

互联网提供了三个桥梁解决问题:一是互联互通的组织方式来解决资源、共享、流程、协同问题;二是用创新的商业模式去提升业务;三是由传统的以效率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提升到基于数据的智慧技术,以解决多选多目标动态优化的物流管理问题。

在201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期间举办的物流与运输车辆高峰论坛上,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阐述了物流产业的发展需求,肯定了互联网在物流领域起到的关键作用,为“互联网+”下的物流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搭建起逻辑框架。

关于当今需求的现状,戴定一表示,整个经济发展到了需求导向的时代。全世界产能过剩,供给已经无法主导经济发展,要看需求的“眼色”。而发展过程中,需求已经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多元化和快速变化。产品和服务到了体验经济的时期,而体验更是因人而异,需求也就变得非常复杂。

原来生产方式叫做大工业时代,生产效率极大的提高,物质极大的丰富,成本很低,效率很高,对于规模需求、标准需求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千变万化的差异化需求就出现了矛盾。

戴定一指出,互联网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可能解决以上矛盾的契机。在物流行业,互联网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首先,物流组织方式发生变化。以前靠资本集聚物流资源,建网络的方式已经不再单一,甚至不是发展最快的。最快的是加工的方式,轻资产的方式,互联互通的方式。不改变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而采取合作的方式建立网络。既节省成本又灵活快速,容易适合需求的时代特征。

资本积聚的组织方式也许快结束了,互联互通方式将成为主流,未来人类发展将越来越少地被组织所束缚,每个人都可能向着多样化的发展,甚至各种身份他都会有,是一种自由职业的组织方式。所以我们预想互联互通这种组织方式会非常适合需求的发展。这是组织方式变化,也就是说互联互通替代传统的组织架构。

戴定一认为,互联网还对平台经济产生推动。平台经济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原来这种公共服务、公共管理是依赖权力,政府来实现,而今是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来完成。这个平台分两类,一类是为社会开放的公共服务,一类是企业内部平台化,即提供小范围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有人预测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的平台实体,将来有可能是所有经济体中唯一能够靠规模取胜的组织。

未来的互联网世界不是直接链接的,而是通过一两个平台这样的方式链接,所以平台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平台这种经济体,我们尚在探索阶段。平台有很多发展方面,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被忽视了——平台责任,是制约平台升级、提升的一个要素。某些平台规模已经做大,甚至垄断,而在责任方面始终没有提升,从而影响其价值的深度挖掘、提升和发展。例如最近成为热点的滴滴打车或者专车平台,在整合资源、效率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唯独回避了责任,制约了它的发展。

在业务转型方面,戴定一表示,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业务,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从传统的效率成本模式转到成本与价值的平衡模式。原来的物流企业工作的目标讲成本、讲效率,而现在客户提出更高的差异化、多元化需求,需要企业作出新的平衡。

物流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更多资源,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提升。更值得关注的一类非常业务,是跨界创新,互联网带来的技术、机会完全可以突破原有的模式和边界去跨界。很多企业从传统的运输服务走向了供应链,这是一个很大的升级、跨界。物流企业,至少在两方面要有跨界:一是要进行四流合一的管理,二是整体优化,从实践来看,重点在库存,而不是运输,绝大部分供应链的核心技术是库存管理。很多运输出身的物流企业必须要迈出的较大跨界。

在跨界业务中,目前最热门的是物流金融。也有一批企业在物流金融上做得很成功,仓储和运输仅仅为拿到订单的手段,而真正的利润点在于金融服务。但同时,戴定一也提醒物流企业:“以金融业务挣钱,这个机会是存在的,但是千万不要迷失方向。”

最后,戴定一总结,互联网是提供了三个桥梁解决问题:一是互联互通的组织方式来解决资源、共享、流程、协同问题;二是用创新的商业模式去提升业务;三是由传统的以效率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提升到基于数据的智慧技术,以解决多选多目标动态优化的物流管理问题。所以“互联网+”环境下的物流业转型升级,就是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机会去解决现在正面临的个性化、多元化、快速变化的需求。(冯缨 整理)

下一篇:[行业动态]电商物流成投资热点